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北京积分落户耽误孩子求学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京积分落户耽误孩子求学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现在可以异地高考吗?
现在一些地方可以异地高考,如广东省。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。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,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。2014年7月30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有关情况。《意见》称,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,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;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。2015年11月18日,根据广东异地高考(精品课)“三步走”方案,2016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,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粤参加高考。2015年11月17日,具体方案正式出炉。也就是说,2016年是广东省就读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在粤报名参加高考的第一年。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,异地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,其中居住证不再要求连续三年,合法租房者也属有“合法稳定住所”。省教育考试院表示,异地高考放开后,2016年报考总人数预计不会超过2015年,不会影响广东省户籍考生录取率。
现在一些地方 可以异地高考,如广东剩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。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,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。 2014年7月30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户
爷爷在上海有房孙子可以上学吗?
根据上述可以确定以下事实:1,爷爷在上海有房子;2,孙子户籍不在上海,处于高中及以下求学阶段。
同时也有以下事项不确定:1,爷爷户籍是否在上海;2,爷爷工作地是否在上海;3,爷爷是否是孙子的法定监护人。
按照义务教育及积分入学政策规定,学生可以在其户籍所在地就读,也可作为随身子女在其法定监护人(一般为父母)工作地就读。
由上可见,通常来说,爷爷在上海有房子,孙子也是无法在上海上学的。若爷爷工作地在上海,同时也是孙子的法定监护人,孙子可以作为随身子女按积分入学政策入学。
呕心沥血的培养孩子,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,你家孩子学习怎么样?可否分享一下?
从问题中,可以看出来家长付出了很多,却没有收到应有的回报,感到很失落。我能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,因为我也有过。但学习是急不得的,要慢慢来。
01
家长要有好心态。
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,孩子的成绩不尽人意,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,是因为家长心太急了,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。看孩子进步了没有,应该看孩子前后的变化,如果以前孩子考70多分,这次已经考80多分啦,就应该高兴,就应该鼓励孩子,奖励孩子。不要总拿孩子,和班级最好的孩子比,这样越比越伤心,越比越失落。
02
家长要学会激励孩子,
我家两个孩子,成绩都是班级的中等,我也失望过,也焦虑过。可是大人的焦虑,对孩子的成绩,一点帮助也没有。无论大人怎样焦虑,孩子的成绩,也不会突飞猛进,那家长就不要焦虑了,应静下心来找找原因。哪门功课差?就重点学习哪门功课。
儿子上初一的时候,数学较差。每天晚上,我给孩子出两道题,让孩子去做。每做对一题加一分,做错了,分析原因,及时改正错误。等积分到50分的时候,带孩子出去吃一顿肯德基,达到200分的时候,带孩子到周边旅游一趟,一学期积分归零一次。这样孩子有学习的动力,孩子也乐学,也想学。通过点滴积累,孩子的数学成绩慢慢地就好起来了。
03
家长要学会等待。
人生就像马拉松赛跑,开始领跑的,不一定第一个到达终点,孩子的成绩好,只说明在求学阶段,学的还不错。等走到了社会,学习成绩好的孩子,不一定时时领先。在工作中,不仅要看能力,还要有情商,毅力,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的抗挫折力。
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,都能前程似锦。
如果能给你帮助,欢迎关注,评论,转发,你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。
@妩丹 看到你的资料,眼前立马浮现出风度翩翩的学者形象。我的孩子学习怎样?目测学习应该会挺好。
孩子今年9月份上小学,现在马上幼儿园大班毕业,我就敢说她至少小学成绩会不错,为什么呢?
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绘本阅读了。坚持了几年,好处有很多,她的语言能力,思维能力,乃至于识字量,都强于同龄小朋友,因此,幼儿园的不少活动,她都有参与,比如主持人,各种比赛,原因也很简单,老师花同样的时间精力,其他小朋友学不会,而我家小朋友看着稿子就能读。上台表演的胆子,阅读的爱好,自控能力,就是这样一次次练出来的。
我前两年还专门读了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,孩子妈妈是老师,我们的教育相对其他家长,会更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。
我们对于学校和家庭的角色定位也比较明确,学校给不到的,家庭教育要补上。孩子的教育,老师不是第一负责人,家长才是。
我们对学校的各门课程内容,也比较了解,会提前在家庭里渗透,孩子在学校会更容易理解。
总之,孩子的起跑线,就是家长本身。
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比较费劲,为什么不回农村上学?
不论多费周折,只要孩子能在城里上学,就是一大进步。就象农民工进城一样。孩子回到农村,又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,和他(她)们相伴的是年迈而又没文化的父母,孩子成了在外父母永远的牵挂。不说学业,就是安全都成问题。所以,国家在实施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,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在父母身边就学。留守儿童的问题,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,解决好了,利国利民,更关乎到人民素质和社会稳定。父母在哪,孩子在哪,是最终的目的。
都说农民家庭培养一个学生,比城市家庭培养一个学生投入更多。是因为农村家庭想要孩子进城上学,除了住房条件需要特别解决之后,还要买学位。有些学校买到学位还需要每年交一万多的学费。而城市的孩子,在当地学校上学,完全享受九年的免费义务教育。
不但投入多,孩子进城上学需要办许多手续。比如房产、学历、社保等积分,还需要杂七杂八的相关证明。进城入学第一年不少家长是乡下城里两头跑到焦头烂额。在城市上学要费九牛二虎之力,为什么不在农村上学呢?
一、城市学校基础教学设施比农村完善,城市财政上比较宽裕,对教学方便的投入比农村大。各种教学器材、化学仪器、多媒体设备等都能应有尽有,在农村连球场跑道都是泥土,更谈不上图书室、音乐室、电脑室。在城里上学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。
二、师资力量比农村雄厚得多,现在乡下学校的教师,不是年纪大的就是年纪小的。因为通常教学方面稍好一些的老师,不出几年就往城里学校调了。然后再来一些刚从学校毕业来的新老师。这些新老师中,达到教学经验丰富、水平高的时候又往城市调了。然后又来一批新老师,最后乡镇小学就剩下一些老少的教师队伍。毕竟孩子的成绩跟教师也有相当大的关系。
三、学习氛围比农村好得多,在城市里许多家乡都会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,舞蹈、钢琴、书法、绘画,为的就是孩子能在在学校表现更突出。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些方便得到了提升,自己的孩子不能落下吧,也争着送去各种补习班。没钱报补习班的,认为自己起点低,会加倍努力教孩子。这种风气下,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学习都更积极。
另外,由于自己在城里工作。孩子在乡下上学也不合适,有些跟着爷爷奶奶只会宠爱有加管饱,跟本不注重学习。自己可以更好的在学习上引导孩子。
我的小女儿今年10岁,四年级,一直在老家读书。暑***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她也要转学,我们问她原因,她说有条件的谁还在就在XX上学(镇中心小学)。我们镇也是一所比较好的中学中小学,但是很多小孩都去了县城上学。
我的许多同学是中学老师,有时候闲聊的时候,他跟我们讲他班40多个学生一半来自农村,甚至很多家长在城里租房子陪读。究其原因还是县城的教育要比乡下教育好。
我女儿转到私立学校以后,我们感觉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首先,学习上要比农村教育观念要好,老师讲课认真,课本上相关的实验老师都会组织学生动手去做,而在农村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做相关的实验。
其次,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。在乡下时一放学就在看手机,周六周末抱着手机不放松。去新的学校之后感到竞争力大了,学习氛围比较好,现在周未看手机也少了。
最后,师资力量对比要比农村更优越。
上学还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,不要像我之前一样,总以为城市和农村师资教学程度相差不多,事实证明:城市的教育水平确实要比农村高出很多,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费九头二虎之力也要把孩子送到城市去读书。
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不愿子女再当农民工。父母再苦再累再难也希望孩子上更好的学校,城市教育***比农村强。作为农民子弟,上大学深造不是唯一出路,但是捷径。既使回家种地,也要做个有知识的农民。农村师资贪乏,接送学生不方便,……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积分落户耽误孩子求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北京积分落户耽误孩子求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